各位網友們你們好,謝謝您參觀我的部落格,
下面是自我介紹,內容有點長,
想看"履歷&教學想法"請往下拉,謝謝~
我是Kate,女性,70年次,我學琴是八歲開始,比起現在的小朋友其實是晚了很多。
但也是因為家裡是單親家庭,父親在我七歲多去逝,而學習鋼琴是在我父親過世後才開始學鋼琴的,
因為父親早逝,長姊如母,我很早就知道家裡面環境不是我想學什麼就可以學,
所以當初是我拉下這臉皮去開這個口。
媽媽也覺得我從不開口的,表示我真的很想去學,所以答應了,
老實說,我媽薪水並不高到可以讓我隨便去學才藝,
況且我媽一份薪水是要養活三個人,所以這份錢我從很小就知道這價值與重量。
所以對此到現在我還非常感恩母親的付出。
我第一任老師是輔大音樂系剛畢業的女老師,在她努力之下
很短的時間內我彈三年不到就進了小奏,老師也誇我有天份進度快。
不過對古典鋼琴所謂的音樂其實不太了解,
之後各種理由交錯,升學、當時的想法、當時也沒那麼好的教材、家中經濟......等等
選擇斷了彈琴,大學後自己打工賺錢找老師接回來學至今。
隨著搬家、結婚、生小孩、又搬家.....等等,隨著居住地改變,每次都要重找老師,
但也沒有放棄習琴,每任老師皆為音樂系畢業的碩士、大學助理教授。
後來因結婚來了新竹被其他音樂老師抓出來說,鋼琴彈這麼久了,加上我很會畫圖,
說我一定可以讓小朋友很開心的上課的。
(實際上也是如此,小朋友看到會彈琴又會畫圖的老師都很佩服,部落格的一些小插圖我也會自己著手繪製)
我才從幼兒園團班開始、一個一個帶孩子學音樂,開始上一對一的鋼琴課磨練自己的教學經驗。
因為自己也有小孩,其實切入的蠻快的,怎麼和小孩相處,怎麼讓孩子信服,
怎麼讓小孩面對挫折,都一點一點被磨練出來。
至於學琴本身的專業能力和程度,
學琴這麼久了,我本身雖然知道考試的內容,但也實在沒時間去準備檢定考試,
但若是您要一個確實的標準,目前程度是山葉五級~山葉四級 (山葉教室會任用的師資級)
這程度這不是我自己說的是我老師說的。(老師本身是山葉的檢定考官)
至於後來持續這份工作至今也好幾年了,
幫助每位學生面對學習的過程,降低學習的難度和挫折,
讓學生以欣賞音樂的角度,多了解音樂的內涵、故事、曲式,
都是我覺得很開心的地方,而不是只是會個樂器操作,和音樂一起快樂一起悲傷,
體會音樂家面對環境的挫折如何創作美妙的音樂,都是我很喜歡音樂的一部分。
曾經也參加過沒薪資的遊戲組當音樂製作,過程超級燃燒生命,但真的很有趣~~
還莫名其妙拿獎了
總之教學盡心、上下課都對得起自己的當老師之責,傳遞音樂價值,創造多元的音樂教育,
多關懷學生的狀況,引導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鋼琴未必人人都可以走得非常遠,
但我希望透過學琴能讓學生了解音樂,這輩子都能靠著音樂多了一份生活樂趣,
彈著自己喜歡的曲子去抒發心情(不論是古典、還是流行),聽到音樂就能感受不同的故事。
不管是傳統也好,數位也好,作曲也好,那也不枉費走這一條路了。
也謝謝您的觀看。
至於常常有學生問我為什麼不念音樂系?
因為有學生(大人)是從竹北來和我上課,她自己的小孩因為接送方便就就近找家附近的老師上課,
因為她也跟著小孩上課,她小孩的老師是主修鋼琴碩畢,她也會聽到她小孩的鋼琴老師示範曲子與解說,
然後上我的課我就常常被問到這問題,老師你鋼琴彈得也很好,為什麼不念音樂系?
去樂器行也老是被問老師你副修什麼?
其實,就算我人生國中到大學這段若沒有放棄彈琴也絕對不可能念音樂系,因為家裡面的環境我根本念不起,
當時小時候我運氣很好,在才藝教室找到一個用當時400元一小時的價格的音樂系畢業老師,
(不過當年的四百好像也蠻貴的,我媽的荷包都扁了),因為她也是窮過來的。
知道我們環境不好也沒有調升我們的學費。但若是我要念音樂系的話就完全不同了。
音樂系要修兩種樂器,表示你要花錢找更好的老師,你要花錢買樂器,你需要花時間練習,遺憾的就是我沒那個環境。
我後來選擇繼續彈鋼琴是一來我就是很喜歡音樂,也很喜歡彈,二來就是想把一件事情好好的去做好它,貫徹始終。
雖然我額外去學了小提琴,也學了幾年,還去檢定,但我小提琴可是學的不怎麼樣呢Orz(應該簡稱噪音)
我想,我等未來孩子大到自主了,我應該會考慮去考音樂系碩士等類的吧~
bye the way 我雖然不是音樂科班,但我是美術科班生畢業,所以是相當能體會藝術科班生在訓練的堅持與痛苦,
聊完自己,也聊一聊教學的部分吧~以下提供想學琴的人一點參考。
我把學琴分為兒童&成人,自己是哪一種自己拉到標題看比較清楚。
在選擇給孩子學琴之前請先了解的事
學習鋼琴是一種技巧性的技藝。並不是玩玩就會開心的一種東西,
要是這樣買玩具就好了,按了就有聲音,非常有娛樂性。(但很快也會被丟到沒人要玩的角落)
但是學習鋼琴的過程是不同的,要學會很多專業的東西,甚至連大人都覺得難的東西,
但只要努力後,演奏出完整的曲子,成就感是非常巨大的。
學習技藝過程你可能會遇到挫折、困難,當度過後就發現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那是一種完整的自己被肯定,不是休閒娛樂可以去填補的部分。
幫助培養孩子忍受挫折能力,培養自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一個一輩子的休閒,培養和自己獨處的能力,
也幫他學習一個他未來可以排遣心靈寂寞的一個興趣。
(當然也有很多很好的興趣值得您去選擇,不一定是彈琴,我也鼓勵您找出一個才藝讓孩子學習精進,但不要超過兩樣)
我的小孩學琴的進度比較慢?
針對家長的這個問題,通常我會建議您把"學習態度"放在首頁位子,而不是學習的能力,
遺憾的是我們學習的能力幾乎是天生的,但學習態度卻決定把我的能力發揮到什麼程度,
要不怎麼會有勤能補拙這句話呢?
天才就是99%的努力阿,越比較天分越只會傷心,況且您常常看到的其實也是別人花費巨大時間的努力。
我無法確定孩子喜歡不喜歡彈琴?
學鋼琴是學習一種語言,很小的時候(低於八歲)很難說得上喜歡或是不喜歡。
通常都是 喜歡不喜歡 "老 師" 才決定他喜歡不喜歡這老師教他的東西。
孩子比較大(8歲以上)了以後才會稍有感覺我想彈某一些曲子,
就像是你從小學了多年的中文,
在你國小的時候有人問你,你喜歡不喜歡中文?你對中文有沒有興趣?
你不覺得這問題怪怪的嗎?
當然會有人喜歡中文,要不然大學怎麼會有中文系? 但前期的培養難道不是一點一滴地去影響?
較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很早就會展現出一些特殊的才能,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不喜歡音樂或是彈琴。
這必須要由父母去觀察並且代為決定他們的學習之路,這就是父母的功課。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練琴?
我自己的孩子和我教過的任何一個孩子沒人喜歡專注著練琴的,所以您的孩子非常正常~
老師的教學想法和教材選用?
我的想法很簡單,基礎顧好,(手型、視譜、放鬆、技巧....等等)
在各自因材施教,我不可能各種性格的小孩都用同一種教法。
每個孩子性格與能力都不同,相處模式當然各有不同。
我的能力是激發他們在音樂上的興趣,持續的讓他們去喜歡音樂。(或是說彈琴)
講故事、以曲子作故事、用音樂和孩子互動,這都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我下課還有放學鐘聲作為用音樂呢~
教材全面採用芬貝爾,音樂好聽,難度適中,連大人都很喜歡的一套教材。
但還是看個人需求選用不同教材,
給70歲的人上五線譜的話頭都痛死了,眼睛都快花了,
檢定和比賽對小孩的學習好嗎?
基本上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事情啊,我個人是反對為比賽而比賽為檢定而檢定,
我希望他們有相應的程度再去做這件事情才能從這事情獲得自信。
有比賽能力且比賽對他們好我當然會去安排,現在比賽這麼多,
難度很高的和難度低的都有,說真的,要比那種專業性很高的比賽,
現在小孩沒幾個可以比的,人家每天都五六個小時練琴的,
所以一般老師還是競爭比較不激烈的私人單位辦的比賽,比較適合現在一般學琴的小孩,
只要演奏程度能在水平上的,看到差不多比自己厲害一點的才會想下次更努力,程度差太多的大概比一次就灰心了。
所以才說還是要有一定的程度,沒程度硬練,只是加快你不喜歡這項興趣而已,因為硬練的過程會很痛苦。
檢定的話對於那種茫茫然學琴或是應付了事的小孩可能有點作用,感覺過關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了。
本來因為自己就喜歡學得好像效果沒那麼大。
不管是比賽還是檢定,目的是讓孩子培養一個長期的興趣和愛好,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可以和自己小孩的老師討論看看適合不適合參加比賽或檢定。
彈到什麼課本就一定是有相應的程度嗎?
這我只能很直接地說,不是,每位老師的教學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自己看的不是你課本彈到哪本,
而是你的每個聲音能不能做的紮實,動作是不是確實,節奏是不是能夠穩定,
每個演奏環節是不是都知道該做什麼事情,讀譜的能力和速度是不是正確且踏實,
照理說,你現在的譜和自己的程度不能落差太大,就是你看著視奏應該可以正常的慢慢彈出且不會錯太多
那應該就是正在自己程度上的譜,
為什麼不能剛開始就讓小孩彈想彈的曲子?
把鋼琴想像練重訓可能比較好理解,超過能力的教學,會無法負荷,只是重訓會受傷,鋼琴就算受傷也沒那麼嚴重,
鋼琴訓練一整套的系統,環環相扣,我也很想讓大家一開始就彈自己喜歡的曲子,這樣最輕鬆,
偶爾通融一首還可以,前提是曲子難度不能超過學習者太多,而且必須要想一些配套措施,避免養成錯誤的習慣。
手指動的越快越厲害對嗎?
每一下聲音與觸鍵確實又能平均好聽又很快才很厲害,但你只能看到很快=_=
所以不是只有很快就很厲害。背後都是基本功的訓練~
關於成人習琴的想法
大致上成人學琴就是這兩種
1) 小時候學過但中斷了想回來學
這種小時候就吃過苦的(或是說曾經吃過苦),其實較容易學(練)起來,古典彈得好什麼都好上手,這就不廢話了。
2) 從來沒學過鋼琴的初心者
這種是比較容易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是想嘗試看看,若是你是屬於(2),必須要考量一下你自己的個性是不是夠抗壓,畢竟上班很累了,
有家庭的更累了,學古典打基礎的話,能吃得起苦的真的不多,可以從簡易的簡譜開始學起,學自己有興趣的部分。
每個人因為性格不同,喜好不同,能承受的挫折的力道也不同,所以安排上課的方式、進度、教材也不會相同,這才是為什麼需要1:1上課的原因。
總之鋼琴學習是長期的,短期要看見成效,學煮飯就好XD,還可以自肥自己吃。
數學都要從小班的數數字學到大學高等微積分了,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學鋼琴可以很短時間學得很好很厲害呢?
看到網路上有很厲害的小朋友彈琴,就覺得好像所有的小朋友都可以?
或是覺得大人一定學不好彈琴?都是小朋友彈的比較好?
那麼數學天才兒童也時有所聞,但為什麼你就會很清楚知道那是天生的,而不會去追求這樣的標準?
學鋼琴是體會音樂的樂趣,和彈琴的成就感,享受的是學習的過程和體會音樂的美妙,
坦若學的長久又有程度,也喜歡教學,也學習了教學的專業和經驗,便成為下一個有良心且教育種子。
成人學琴的方向?
很多沒學過琴的成人來學琴的都說我小時候想學但我也不知道學哪一種?
我大體分成三種類型,給成人自行參考
1) 古典鋼琴派
就是想走正統的古典鋼琴路線,目標我要彈蕭邦什麼的,那就是要好好地走古典鋼琴訓練。
1) 流行鋼琴派
看五線譜或是簡譜只想彈流行歌,流行歌其實難度不低,在完全沒受過訓練之下其實直接彈流行歌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剛開始還是會給一些訓練手指協調的教材方便日後上手。
1) 什麼都可以派
鋼琴想什麼都可以彈,至少在樂理和視奏的訓練都要很穩定,基本上會和(1)沒什麼兩樣,但會更加加強各種不同類型的曲目演奏。
成人:老師我可以剛開始就彈蕭邦嗎?我什麼時候才能彈到XX曲?
若是你不在意好聽不好聽,第一堂課就硬背也可以按出來,你也可以接受,我也可以教,但可能耗費的時間很巨大。
而且你也不會進步,但會很開心~我也很開心,學費收得很開心(因為很耗時間)
指導學生得獎&考試 (目前也只帶學生參加過一次比賽)
2017維也納音樂比賽 陳X蓁 獲 二年級組 第五名
2 0 1 7 陳X蓁 山葉檢定考10級通過 (琴齡一年半)
2 0 1 8 賴X謙以鋼琴徵選上東園國小的管弦樂團小提琴
2 0 1 8 施X姍 山葉檢定考10級通過 (琴齡半年)
經歷:
PM樂器 鋼琴老師
2017年巴哈姆特 ACG大賽 APP組作品 佳作
ALFA 遊戲組 音樂組 (負責寫音樂和編曲)
新豐莎士比亞、新竹加米、新豐張逸 音樂老師
巨城親子館夏日同樂會音樂律動老師
5年以上鋼琴教學&家教教學經驗
< 沿 伸 閱 讀 >